《WOL 大聲工作法》讀後心得:提升工作動機,探索職涯新方向的透明工作術

by 朱思瑜
Published: Last Updated on

為什麼想讀這本書?

本身有透過寫作及社群媒體來經營個人形象,也有把「個人」當作「一家公司」來經營的思維。經過多年實踐後,亦覺得目前採用的組合策略對人生有正面影響。想透過閱讀這本書,知道向大眾公開自己的經驗、思想及行動能帶來哪些助益,以及具體做法。


這本書在講什麼?

WOL 是 Working out loud 的簡稱,中文譯作「大聲工作法」,是由本書作者 John Stepper 所提出。本書旨在分享如何透過 WOL 來提升個人工作動機,滿足專精、自主及關聯等內在心理需求,對職涯乃至人生產生富足感。

WOL 的核心策略,包含對內及對外兩面相:

  • 對內:改變面對工作的態度,重新塑造工作
  • 對外:培養人脈,建立連結以發現更多機會

而 WOL 的具體做法又包含了五項要素,分別是:有意義的探索、人脈關係、大方分享、工作能見度及成長心態,以下分述。

1. 有意義的探索

小時候我們害怕與眾不同,長大後卻又往往不甘於平庸。看著身邊的人似乎都很清楚未來的目標,反觀自己卻連對哪些事物感興趣都不知道,這似乎是很多人常有的心情寫照。

其實,那些能對未來描繪出明確藍圖的人,也是經歷過無數次「試錯」才更認識自己的能力和興趣。想必在他們跨出第一步前,亦有過和此刻我們同樣的徬徨無助。既然不舒適的感覺難以避免,與其陷入挫敗的情緒中而困於原地,不如一鼓作氣地邁開步伐,儘早推動自己向前,開始累積行動的能量。

跨出舒適圈時常讓人感到害怕,對於沒有明確目標的人而言更是如此。迎向未知挑戰本身已經夠令人恐懼了,多數人似乎更害怕努力的方向「錯了」,以致最後白忙一場。除了改變「努力就會有收穫」的想法之外,作者更建議我們:「與其豁出去冒很大的風險、朝固定的目標邁進,我們應該先嘗試一些小實驗,以進一步了解潛在的新工作或方向,並發現其他的可能。」

其中,「與人對話」則是最簡單且容易的探索形式。一頓午餐,甚至是一杯咖啡的時間,我們便能從他人身上發現以往不曾看過、想過的方向;也有機會跳脫對所處產業的既定印象,走出獨一無二的職涯道路。

把每一次有意義的探索視為精實創業,學習用經營一家「新創企業」的思維來經營「個人職涯」:先有了最初的目標,並讓目標引導你的行動方向,而當你在嘗試的過程中得到意見回饋時,又可以隨之調整目標。

2. 人脈關係

想要在職涯上有好的發展,除了提升自我軟硬實力外,提升自己「看見機會」與「被機會看見」的能力也很重要。而一段好的人脈關係,不僅能讓你獲得許多寶貴資訊,也能為你帶來更多發展的可能性。

曾經有次在和朋友聊天的過程中,我提到認為自己過去就讀私立中學最大的好處,是從中建立起相當多元且強韌的人脈。當時,有些人回應道:「只有金融保險等行業,才比較需要建立人脈」;亦有些人表示:「不喜歡開口閉口談『人脈』,這樣感覺很勢利眼」。

建立人脈是虛偽功利的嗎?當時我並不認同這個觀點,卻也一時語塞,不知如何闡明我對人脈的看法。而我終於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。

作者提到:過去自己認為「人脈」僅是企業發展緊密關係的傳統手法,而培養人脈是指膚淺的閒聊及交換名片,因此他從未把這些活動和與他人的親近感聯想在一起。然而,WOL 所鼓勵經營的人脈,並不是帶著目的性、為了得到什麼而刻意為之,它是為了幫助跟你的目標有關的人。你的幫助可以包羅萬象,例如:關注與欣賞對方、分享可能對其他人有幫助的工作內容與經驗。

作者更進一步引用美國社會學家 Mark Granovette 的研究說明:好的人脈網絡,應包含「強連結」與「弱連結」。你可以與信任你的強連結組成小組,彼此交換敏感而寶貴的資訊;同時,也要與那些和你背景、工作或興趣迥異的人建立弱連結,以獲得你與強連結所沒有的消息和門路 [1]。

至於該如何培養有意義的人脈關係?書中提到四種應具備的基本態度 [2]:

  • 大方:願意分享自己的東西而不求回報
  • 示弱:承認自己的缺失或弱點時,展現出你對他人的信任
  • 坦率:坦白誠實地對待他人,重視他人勝過你從他那裡得到的任何東西
  • 問責:說到做到,做不到就承認

掌握大方、示弱、坦率與問責四種基本態度,便能一步步打造包含強連結與弱連結的人脈網絡。

3. 大方分享

我平時喜歡透過寫作來整理想法和經驗,並將其寫成文章公開發表。每當完成一篇文章,我的內心會有種將一個問題想得更透徹深入的滿足感,也讓我之後面對相關話題時,更能侃侃而談。

不過,在輸出作品的過程中,我也曾經一度陷入追求流量和讚數的迷思;或是面對他人揶揄「寫文章能有稿費嗎?有廣告收益嗎?」時產生自我懷疑。此外,有時也不免擔心自己還不夠資格來發表見解,又或是懼怕公開發文的行為,在他人眼中顯得愛現又高調。

而本書作者十分提倡「大方分享」的行為,他鼓勵我們不要把資訊藏起來,而是將其大方分享給可能需要的人,並期待未來也能從人脈圈中受益。書中引用了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 Adam Grant 教授的著作,內文提到:自利與利他乍看之下是兩個衝突而相反的概念,然而我在研究中卻發現──自利與利他其實是完全獨立的動機,我們可以同時兼顧兩者 [3]。

「如果索取者是自私的、失敗的給予者是無私的,那麼成功的給予者是利他的:他們關心他人的利益,但他們也有提升個人利益的雄心壯志。」

我很喜歡本書透過「利他」的觀點闡述分享的概念,使我跳脫「非無私即自私」的二元想法。利他主義鼓勵我們真誠地給予他人幫助,同時毫不諱言自己期待未來能從人脈圈中受益。我認為這樣子的心態設定更符合人性,也因為提供目標感使其更容易被執行。

4. 工作能見度

「工作能見度」和上一點「大方分享」的概念很類似,都是將自己所知的訊息向外分享出去。但「工作能見度」所強調的分享內容與自己更為相關,它更聚焦在公開自己的想法和生活,而不只是一個你認為對他人可能有用的資訊而已。

透過公開工作內容,讓別人知道你嘗試了什麼?你關心什麼?你正在學什麼?公開這些經驗不僅能夠幫助他人,我們也可以透過網路獲得意想不到的反饋。同時,千載難逢的機會也可能因此找上門來。

此外,作者不僅說明了提升工作能見度能帶來的助益,也告訴我們該如何轉換心態,降低分享作品和想法的心理負擔。作者提到:「分享的目的不在於讓大家按讚或追求人氣,你只是在做和個人目標有關的研究,精進品味並透明化你的工作,為人脈圈裡的人打造贈品。」

隨著網路的普及,我們在真正見到並與一個人展開對話之前,往往是先透過社群媒體來認識對方。社群媒體的個人主頁就像數位名片,你希望別人在網路上搜尋到的你是什麼形象?其實是很值得花時間思考並經營的。

約莫在大一下學期的時候,我開始有意識整理我在各平台上的主頁形象,同時間在 Medium 發表第一篇文章。那時候我剛參與一場活動叫「複雜生活節」,活動後我寫下這段結語:

當別人告訴我們,「在你談起自己的理想時,你的眼裡正閃閃發著光」,一切彷彿又都有了意義。那正是我看複雜人們的感覺,也是我期許自己能達到的目標:成為一個談論起自己的理想時,眼裡會發光的人。

公開寫作這幾年來,不只一次聽到有新朋友和我分享自己曾在網路上讀過我的文章,也很開心從他們口中聽到:「覺得你是一個很酷的人」。

重看五年前的那篇文章,我想肯定自己默默做到了這件事。堅持認真生活與寫作,幫助我釐清自己喜歡什麼?擅長什麼?不足的還有什麼?面對未來雖然不敢說已有明確的藍圖,但是能自信地說正走在喜歡的路上。

5. 成長心態

成長心態(growth mindset)係由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Carol Dweck 提出 [4]。成長心態的人專注在變得更好,而非一味追求優秀。因此,即便客觀上離目標還有很大的差距,他們仍相信只要持續努力,便能越來越接近目標。

與之相反的是固定心態(fixed mindset)。固定心態的人相信天賦比努力還更重要,他們容易在經歷失敗時受挫不已,認為是自己不夠好、沒有天賦,進而畫地自限。

「心態」對一個人的成就影響甚大已不是新的概念,這裡我特別想提到之前在《用你的不平等優勢創業》書中讀到的新觀點:現實成長心態。

傳統上對於固定心態和成長心態的認知,往往是極端的二元思維:固定心態太強調人生中的不公平,以致把自己視為受害者;成長心態卻又太強調主宰性,抱持「人生有無限可能」的想法似乎有過度樂觀的疑慮,會讓人在努力卻仍未實現目標時感到幻滅。

而「現實成長心態」鼓勵我們:接受凡事都有其無法超越的限制,同時也相信凡事皆有可能。它讓你腳踏實地,但思想無拘無束,也因此能為自己設定可以實現的目標,而非一味效法少數極成功者。

正確的心態,能夠幫助我們培養自我效能感(self-efficacy)。擁有強烈自我效能感的人,會把困難的任務視為可以被駕馭的挑戰,而不是需要迴避的威脅。他們對自己懷抱信心,堅信自己能夠完成一項任務或目標。當面臨失敗或挫折時,這些人能夠迅速恢復自己的效能感,不會陷入過度憂鬱,並在檢討過後持續前進,最終促成傲人的成就。


後記:別管斜不斜槓,專心做你自己吧!

去年我曾發布一篇〈大學回顧文〉,提出三項我認為能充實大學生活的關鍵:方向、人脈與機會。讀完這本書,我驚訝地發現我的觀點正與 WOL 不謀而合:方向對應「有意義的探索」;人脈、機會對應「人脈關係」。

回想起大一閱讀《斜槓青年》這本書,初次接觸「不讓自己被單一身份定義」的概念。然而近年來,隨著斜槓的風潮席捲全球,從最剛開始鼓勵大家跳脫傳統職涯軌道,擁抱多元發展以成就自己,斜槓一詞逐漸演變成調侃人樣樣不精,甚至淪為形容那些喜愛自我膨脹的人的負面標籤。

因為喜歡寫作的關係,一路來不乏有人對我說過「你很斜槓」。但其實我不喜歡稱自己為斜槓青年,我認為我僅是持續在做感興趣的事,亦不追求將這些興趣轉化為一個又一個厲害的標籤。比起漂亮的頭銜,我更在乎自己的能力有沒有相匹配,以對抗不時浮現的冒牌者症候群心理。

我想,斜不斜槓從不是重點,更重要的是深入了解自己的長處與短處,並以此發展出最適合自己生存法則。與其一味與人競爭,在無止盡的比較過後沾沾自喜或鬱鬱寡歡,能夠明白心之所向,達到外在行為與內心合而為一,才是更值得追求的目標。


Reference

[1] Mark Granovetter, “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,”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, no. 6 (May 1973): 1360-1380.

[2] Keith Ferrazzi, Who’s Got Your Back: The Breakthrough Program to Build Deep, Trusting Relationships That Create Success─And Won’t Let You Fail (New York: Crown Business, 2009), 41.

[3] Adam Grant, Give and Take: A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Success (New York: Penguin Books, 2014), 157.

[4] Claudia M. Mueller and Carol S. Dweck, “Praise for Intelligence Can Undermine Children’s Motivation and Performance,”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5, no. 1 (1998): 33-52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