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說距離定義上的「大學畢業」還有兩年,不過,目前正在醫院實習的我,深深覺得成為 Clerk 後在生活型態和心態、想法上,皆與過去十分不同。因此,我想藉這個意義堪比畢業的分水嶺,回顧過去四年我做了哪些事,也寫下這些年來的體悟和想法轉變,為這段可能是人生中最自由快樂的時光留下紀錄。
大學任你玩四年?
就從號稱是高中師長十大謊言之一的這句話開始吧。相信九成以上的台灣高中生都聽過「大學任你玩四年」,無論是真是假,它確實曾是支撐我認命讀書的信念。
四年後回過來看,我認為這句話對也錯,關鍵在於怎麼定義「玩」這個字。
如果「玩」是指把書拋在腦後,整天耍廢停止學習:
除非你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幸運兒,就算未來不工作也衣食無虞;同時不曾在心中與他人比較而感到焦慮不安,奉「我就爛」為人生準則,那麼我認為離開高中的你,的確可以「玩四年」。
但我想大多數的人都不是的,尤其是有耐心閱讀這篇文章的人 XD
這讓我想起當年考大學的一段故事。當時面臨學測失利,且還未真正決定要讀什麼科系的我,眼看指考當前,我便處在究竟要繼續攻讀三類組、還是轉戰一類組的交叉路口,既焦慮又拿不定主意。
不知為何,當時的我一直鬼打牆似地覺得:
醫學系 = 讀不完的書 = 世俗的選擇
其他系 = 大學玩四年 = 忠於自我!
我反覆在想:如果我真的讀了醫學系,那我的大學是不是就會和高中一樣,過著成日與書為伍的生活?再加上,聽過太多人只是因為成績到了而去讀醫學系,最後卻後悔不已的悲慘故事。以上種種顧慮,都讓當時的我很抗拒考醫學系,認為讀醫學系就是接受了世俗的安排!就是拋棄夢想、和現實低頭!
(結果最後依然跳下火坑,還用四年證明醫學生的確是整天讀書沒錯,尷尬。)
所以咧?四年後我後悔了嗎?
且慢,雖說這四年來我為考試熬過的夜比去學校上課的次數還多,但在讀完四年大學後,我有一個相當深刻的體悟是:不論你在哪一個科系,只要你想要出類拔萃,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,並沒有醫學系比較辛苦這件事。
也許醫學系「努力」的方式是以讀書為主,但其他科系依然有他們的壓力所在,可能是爭取企業實習機會;可能是絞盡腦汁寫 code;也可能是榨乾靈感做設計。各個科系都有自己要承擔的壓力,無論是競爭的職場、稀少的職缺,抑或是堆積如山的講義共筆。
所以我其實相信,身為普通人的我們,並不能真正肆無忌憚地「玩四年」。
如果「玩」是指靈活運用時間,選擇自己想做的事:
我想這題的答案很清楚,肯定是的。但同時也有個前提:你足夠自律。
上大學以前,因為課業表現還不錯的緣故,我一直認為自己是自律的人。但後來發現,過去的我充其量只能算是「乖」或「認份」,默默跟著學校進度把書讀完、把作業寫完,卻沒發現自己完成這些「學生義務」的同時耗費大量時間,同時推遲很多事,比如良好的睡眠、健康的生活型態,甚至是發展喜歡的興趣。
升上大學,我們雖然仍逃不出競逐排名的分數遊戲,但我們不再像過去被關在學校的有形牢籠中。被動接受師長交付作業之餘,我們有更多的機會選擇和探索;然而,我們的時間並沒有變多,而自律的重要性便不在話下。
想充實大學生活,試試這三件事
前面提到,「自律」是凡人如我在龐大的課業壓力之下,還保有一定時間來彈性運用的先決條件。這四年來我不斷嘗試當一個自律的人:早睡早起、保持高度專注力、規律運動提升體能⋯⋯
但不得不說,自律真的太!難!了!
關於早睡早起,只能含淚大喊「哇金價係揍美告」!失敗無數次後,決定認清我就是越晚效率越好的夜型人。也是一直到現在,由於平日一早就要到醫院開晨會或去刀房報到,我的作息才終於(比較)正常。
關於保持專注,必須承認我真的對手機和社群媒體很沒抵抗力,常常看似認真坐在咖啡廳一整天,實際上有生產力的時數沒幾個小時,多數時候難以如我期望地進入心流狀態。
關於規律運動,其實也是到大三下才開始上健身房,中間還一度因為國考和本土疫情擴散,整整停擺近半年。這學期進臨床後,也因為生活型態的巨變讓我一時調整不來,直到最近才又重新撿回運動的習慣。
大家都知道自律很重要,也應當能理解「早一點起床就有時間」、「少滑手機或少看點劇就有時間」、「體力好一點提升做事效率就有時間」之類的道理。但自律終究是違反人性的,因此實踐起來常讓人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無力感(三個字:揍美告!)
成為自律的人是一條漫長的路,至少對大學的我來說十分漫長。不過,回想起來,在自律之外還有另外三件事也對我的大學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,以下分述:
① 方向:有意識自我提升
就像打電動時,玩家會依據角色所欠缺的技能去訓練、提升角色能力,比如攻擊力、防禦力、速度或精準度等等,相同的概念也很適合套用在談論「大學生的時間運用」上。
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,比起日夜努力不懈,我認為找到自己覺得值得投注心力的領域,「有意識地」進行自我提升更為重要。
方向對了,只要每天前進一小步,累積起來成果將顯而易見;倘若方向是錯的,即使每天忙得焦頭爛額,也很可能只是看起來很努力,卻始終無法達到期望的成果,到頭來白忙一場。
這個道理也並不難懂,接下來說明我怎麼實際應用。首先,我會將想要提升的能力分成幾個面向,例如「專業知識」、「軟硬實力」及「個人形象」三個層面,繼而思考自己所希望擁有的能力,並針對欠缺的部分加以補足。
舉例來說:
- 專業知識:醫學、心理學、投資理財、程式設計
- 軟硬實力:寫作、演講、簡報、外語、時間管理、社交力、領導力
- 個人形象:穿搭、美妝保養、運動健身、性格修養
從上面列出的項目可以發現,「有意識自我提升」的關鍵點在於一項心法──「自我提升」不僅限在知識層面,舉凡寫作、演講、社交能力,一直到個人所營造出的外在形象,都值得花時間刻意練習並培養而來,只要你認為它重要。
當然,以上僅是我對於大學生活的自我期許──學習醫學專業之外,也根據興趣進修心理學、投資理財等領域的知識;同時提升表達能力(寫作、演講和簡報),並勇於公開發表;也不忘顧及外在形象,比如透過運動維持健康體態。要強調的是:這套自我提升方針並不適用於每個人,大家都應該有專屬自己的「方向」才對。
以「公開寫作」這點舉例說明,我的作法是:首先重新著手經營 Instagram(上大學前重辦帳號,且在決定認真經營時換成辨識度較高的 ID),從發短文開始練習與社群互動;到後來漸漸嘗試以中長文發表觀點,並確立發文口吻和主題,吸引有興趣的人持續關注;最後,暫以 Medium 作為公開發表主題性長文的平台,透過 Instagram 和 Facebook 宣傳 Medium 文章,輔以 Instagram 紀錄瑣碎的生活趣事或心得體悟。
提升軟硬實力和個人形象,能建立起一個人的自信心及成就感,其重要性並不亞於學業或工作上的表現,甚至可說是息息相關,例如:良好的溝通能力或性格修養,會讓人與你合作、相處時感覺舒服,進而帶來更多「人脈」和「機會」,也就是接下來即將討論的兩大主題。
② 人脈:整理審視朋友圈
大一下的時候,偶然看見侯智薰在 TEDxTKU 的演講影片《分享的力量 The power of sharing》,其中 9:15~12:40 談到他對於的「朋友」的觀點,帶給我很大的啟發,也影響了日後我在交友上的思維和行為模式,推薦大家看看(整部影片都很值得觀看!)
影片中提到,對大學生而言,朋友又分成以下三種:
- 「個性」相符:酒肉朋友(吃喝玩樂)
- 「價值觀」相符:心靈夥伴(思想交流)
- 「目標」相符:工作夥伴(合作共事)
根據他的觀察,大學生很容易交到「個性」相符的朋友;而「價值觀」或「目標」相符的朋友較為稀少。然而,從「轉換率」來看,能夠陪你到處吃喝玩樂的朋友,不一定能和你進行思想交流或合作共事(轉換率低);但是聊得來或合作愉快的夥伴,通常也可以玩在一起(轉換率高)。因此,他鼓勵大家在大學階段多多去尋找「價值觀」和「目標」與自己相近的朋友,累積這方面的人脈。
以此觀點延伸應用──向外拓展人脈的同時,我認為適時停下來整理、審視朋友圈也很重要。除了「斷捨離」有毒關係外,更可以進一步思考:你是否知道每個朋友分別能帶給你的正面效益為何?
可能是交流想法一起成長;可能適合相互抱怨大吐苦水;可能可以一起出遊嗨翻天;可能在你徬徨失措時給予安慰、協助你找尋方向──清楚每個朋友的特質,以及他們能帶給你的助益,就能在最需要的時候找到「對的人」,同時避免過度社交而浪費時間。
舉例來說:有些人思想靈活、見解獨到,卻未必擅於體察他人情緒,耐心給予鼓勵。因此,當我在尋求這類朋友的幫助前,就會先收拾好低落的情緒,再去接受批評指教。又比如:當我有個嶄新的想法躍躍欲試,但規劃還不夠全面時,我會傾向先找那些想法比較開放的朋友聊,而先不透露給思想較為中規中矩的朋友,以免被潑冷水。
以前的我在交友上十分擇善固執,隨著接觸的人越多,才漸漸發現:其實不需要因為一個人曾說了一句不諒解你的話,或是做了你不認同的行為,就完全否決這個人。每個人都有可以學習的地方,也很可能在你需要時幫你一把,秉持與人為善的原則謹慎交友,總比到處樹敵來得好,是吧?
不過也要提醒大家:在「審視朋友圈」的同時,也別忘了「審視自己」──你希望自己在他人眼中,是個怎麼樣的朋友?在期待別人給予回應的同時,你是否也不吝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寶貴資訊?是否在你能力所及的範圍內,盡你所能幫助朋友?
廣泛交友,建立健康而穩固的人脈網路,能夠獲得許多天馬行空的思想碰撞,甚至進而帶來意想不到的「機會」。
③ 機會:主動尋找並把握
這裡的「機會」,泛指參與活動(學術 or 非學術)、擔任幹部(校內 or 校外)或任何與職涯相關的 offer(業界參訪、實習 or 跟教授做研究)。
是否常在滑手機的途中,才意外從社群媒體得知:某某某同學去參加了 A 活動、比了 B 競賽、當了 C 幹部、修了 D 那門課,甚至還跟著 E 教授在寫 Paper!讓你心中充滿疑惑──他是怎麼得到這些機會的?
根據我的觀察,大學四年下來,能夠把握住一次又一次機會,並從中吸收養分成長,不僅能提升實力,更能透過這些經歷留下有力的證明,進而「槓桿」下一個機會。然而,能不能掌握機會,多數時候關鍵並非來自你與其他人的能力差距,更重要的是你有沒有「有意識地向外探詢機會」,以及「有人告訴你這個資訊和努力的方法」。
簡言之,難的不是參與活動、競賽或爭取 offer 本身,而在於「知道並準時報名」啊!尤其,大部分幹部和實習名額常常一年只招募一次,且會在前一學期就釋出報名資訊,因此一旦錯過就只能再等一年;即便隔年想申請,往往還會遇上年級提升、課業變重的窘境(正所謂低年級時沒有實力和經歷,好不容易熬到高年級卻又沒有時間和心力)。
看到這裡,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發現「方向」、「人脈」和「機會」三件事之間的關聯性呢?
正因為機會並不稀少,僅是缺少發現。因此,如果我們在一開始就確定好自我的「方向」,便能在眾多機會中,辨識出自己最需要也最想要的那一個,穩穩掌握住。此外,透過「人脈」的經營,我們得以與他人交換情報資訊,更可以經由他人分享,發現以往不曾思考過的生涯道路。
然而,所謂「把握機會」並非鼓勵大家到處參與活動、狂刷履歷,畢竟,空有一堆經歷卻沒有實力,大家也是看得出來的。若不幸因為事情沒做好,而變成眾人周知的大雷包,更是得不償失!
結語
其實這篇文章在醫師國考舉行之前就動筆開始寫了,原本想在進醫院實習前發表,作為學生時期的自我回顧和紀錄,結果前前後後修改了半年以上,內容也早已和原本相去甚遠。
本篇文所提之內容僅為個人經驗談,祝福大家都能在大學時期確立自己的目標和方向,找到能陪伴你一起成長、前進的朋友,建立人脈,同時主動向外探詢機會,勇敢爭取並把握。即便沒辦法真正肆無忌憚地「大學玩四年」,亦能過個充實且令人難忘的大學生活。
好好享受最自由快樂的時光吧!